主選單
收購項目
紙類文獻
商品名稱:清代台南市蕭壠社眾番公約圖記

佳里區舊稱「蕭壠」或「蕭壟」,為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社名「Saulang」之音譯,意為「契約之地」。昔日蕭壠社與新港社(今新市)、目加溜灣社(今善化)、麻荳社(今麻豆)共稱平埔族四大社。[1]「蕭壠(Soulang)」一語有「河川曲流處」的意思,剛好可以說明這個社的特色:位於曾文溪下游,瀕臨河岸亦靠近海口,是各社中最依賴魚產的村子。[2]荷治時期荷蘭人曾授予蕭壠社民牛隻使用,為第一批引進台灣的牛隻。另外荷蘭人為了在地的基督教信仰教育,1659年也在此設立東印度地區第一間以當地人為招募對象的「蕭壠神學院」,這也成為了臺灣第一所神學院。[3]

明鄭時期,鄭成功死亡之後,鄭襲和鄭經因為繼位問題爆發戰爭,雙方軍隊就此在佳里區交戰。

清朝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中,蕭壠居民協助清朝官兵平亂有功,乾隆皇帝恩旨,賜名蕭壠為「旌義」,以示獎勵。[4]

古代的佳里區位於濱海的蕭壠半島,西南靠臺江內海,北臨古曾文溪(今將軍溪),當時的蕭壠市街與佳里興尚隔溪分處南北。十九世紀中葉古曾文溪改道、臺江陸浮後,佳里區才位於內陸至今。

本區在明鄭時期隸屬天興縣(州)下之永定里開化里,到了清治時期則隸屬臺灣府諸羅縣,1704年以前一直為縣治所在;1787年後諸羅改名嘉義,繼續隸嘉義縣管轄;清末1887年改隸臺南府。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因古縣治所在地佳里興,而將蕭壠改名為「佳里」,並設置「佳里庄」,劃歸臺南州北門郡管轄,為郡治;1933年12月升格為「佳里街」。戰後改設為臺南縣佳里鎮,2010年12月25日改稱佳里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