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選單
收購項目
勳章獎章
商品名稱:1843年英國造亞裔紀念章

 

世界上最早的華人肖像紀念章由英國製造

 

英國製作的名為「亞裔」的人物紀念章,製作時間是1843年,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華人肖像紀念章。該紀念章為圓形,直徑45mm,重25.4g,材質為合金,另有銀質及銅鍍金的。紀念章圖案為高浮雕,正反面下方均有英國雕刻師簽名,為「伯明翰市的T.Halliday」。

 

這個「亞裔」紀念章的圖文正面,外圈英文為「CHUN AH-YOU OF THE CHINESE COLLECTION」,中文意即「中國收藏品展覽中的陳阿由」;中心為清代裝束的留長辮的男子像,從右到左為「亞裔」兩個變形漢字,意思是具有亞洲血統的人。章的背面無花紋,為通篇英文,重點講述了這位陳阿由與中國收藏品展覽的故事,譯成中文,大意是:「在(倫敦)海德公園角舉行的著名的中國收藏品展覽,由雍容華貴的女王及所有王室成員親自出席,目前正在利物浦展出。著名的《泰晤士報》評論:沒有一個展覽可以與它東方式的瑰麗、偉大華麗的陳列相媲美。阿由將於每個白天和傍晚出席展覽會。」

 

亞裔 人物紀念章

 

據有關資料表明,這是一枚廣告章,訂制該章的人是創辦「中國藏品展」的內森。看來,所謂中國人「陳阿由」,乃是這個「中國藏品展」的模特兼宣傳人員,類似於今天車展會的女模特兼講解員。這個紀念章是一個宣傳品(廣告章)。紀念章上還寫明,展品在海德公園展出後,還將去利物浦巡展,展覽時間為1842年至1843年。據稱,藏品所有者鄧恩想蓋一個博物館(即後來的美國費城博物館),來展示他的中國收藏品,但無奈資金不足,於是通過辦展覽來募集資金,這就是「中國藏品展」,也就是後來的「萬唐人物」展覽。這枚章就是為了宣傳「萬唐人物」在利物浦的展覽而製作的廣告章。

 

紀念章與「萬唐人物」的關系

 

「中國藏品展」(後也稱為「萬唐人物」)是由美國商人兼慈善家內森·鄧恩(Nathan Dun,1782—1844)所創辦。鄧恩是一位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薩拉姆城、專門從事與中國貿易的商人。他在中國經商和生活了12年,收集了眾多中國藏品,後捐給美國費城博物館。1839年,他首次在費城舉辦「中國藏品展」。1841年,他移師英國倫敦,在海德公園舉辦這個展覽,維多利亞女王以及英國王室成員也前往參觀。之後,在英國最大港口—利物浦展開了另一場展覽。「萬唐人物」這個名稱,就是這批藏品在1842年至1843年移師到英國展出時所取的。「唐人」的意思就是「中國人」,類似後來各國建立的中國人經營和生活的「唐人街」。

 

鄧恩在中國親身體驗過中國人對待外國人的禮節。此外,鄧恩在廣州行商時也得到過伍浩官、潘啟官和其他著名行商的幫助,這些人在對外貿易這一點上,似乎能夠超脫於其他中國同胞對洋人的偏見,並且顯得非常「願意交流」。鄧恩收集到中國藏品以後,最初的設想只是設立一個規模很小的私人古董收藏館。但後來隨着藏品的增加,他的胃口也變得越來越大,以至於這一收藏館可以毫不夸張地被稱作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微景觀。

 

海德公園角的「萬唐人物」展覽

 

「中國藏品展」在美國費城展出時受到熱捧,成千上萬的人參觀了這一展覽,隨展印製的5萬份目錄手冊全部散發完。這種廣受歡迎的情形,加上許多有影響力的科學家和學者的推薦,促使鄧恩將他的展品運到了英國,並且創建了風格奇特而寬敞的「萬唐人物館」,展覽名稱也改為「萬唐人物」,規模比原先幾乎大了一倍,不僅介紹的品目有所增加,相同品目下的信息也增加了許多。據1842年倫敦版《萬唐人物》介紹,展覽於倫敦聖喬治廣場海德公園角的「萬唐人物」,展示了「一個濃縮的天朝大國人民的天才、政治、歷史、文學、農業、藝術、貿易、禮儀、風俗及社會生活」。

 

「萬唐人物」展品的導覽手冊在今天仍然存世,手冊的名稱就是《萬唐人物》(《Ten Thousand Chinese Things》)。這本導覽手冊除了封面及內封開頭各有「萬唐人物」(繁體)4個漢字外,全書160餘頁內沒有其他漢字,完全是給老外參觀所准備的。「萬唐人物」中「人物」這個詞的意思,與我們今天習慣用語的「人物」含義不同,當時它的含義是 「人與物」。還有,如果依照存世冊子上的英文,漢譯應該是「唐人萬物」更確切些。

 

17到18世紀以來,對廣大西方人來說,中國是個謎一樣的國度,很多人對中國的事物都感到好奇,連各國王室都不例外。畢竟,到過中國的西方人為數有限,而且也局限於沿海地區,內陸是怎麼回事,全然不知。而輸往西方的中國絲綢及瓷器,卻又如此精美,英國人最喜歡喝的茶也是從中國進口的,因此,「萬唐人物」在英國首次展覽,造成轟動是必然的。

 

在「萬唐人物」展覽上,由於所展示的是中國事物,因此展覽會場中若有一位留着長辮子、身穿中國絲綢錦緞、頭戴瓜皮帽(當時中國男人的標準造型)的華人穿梭其間,肯定會產生一種很好的廣告效果。根據描述,陳阿由就扮演着這麼一個角色,在展覽現場就是這副打扮—與該紀念像章刻的樣子一模一樣。當陳阿由用很蹩腳的英文,向前來參觀的人們解說所展示的東西時,相當「酷」,很吸引人。「萬唐人物」在倫敦海德公園展覽時,陳阿由曾陪同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阿爾伯特親王在內的王室成員參觀展覽,此事經當地媒體宣傳而廣為人知。

 

主角陳阿由的身世還是謎

 

作為「萬唐人物」(中國藏品展)的主角之一的陳阿由,他不僅參與了「中國藏品展」活動,他的肖像還印上了紀念章。可以說,陳阿由是目前所知最早(1843年)參加中國收藏品在國外巡迴展覽的中國人,他的肖像章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華人肖像紀念章。「廣東老爺希生」(即號稱中國參加1851年倫敦世博會的第一人)到達歐洲的時間是1848年,而英國伯明翰造幣廠為紀念「耆英號」(英國人搞到手的一艘當時中國最新式的兵船)到達英國,專門鑄造的「希生老爺」紀念章,時間也在1848年。這樣看來,陳阿由紀念章的時間要早於「希生老爺」紀念章。

 

不過,「陳阿由」的身世仍然不清楚。從拼音看,「陳阿由」也可以是「陳阿有」或其他相似音的姓名。有人對紀念章上的中文「亞裔」持異議,認為後一字比較像「育」,而不是「裔」;而「亞育」更像常見的中國人名字(通常紀念章上的中文是肖像原型的名字),而且也與Ah-You的拼音接近。假如確實如此,那麼「陳阿由」其實就是「陳亞育」了。

 

通常認為,陳阿由是中國廣東人。但有人猜測,這位中國商人也不一定是本土中國人,可能是生活在其他地方的「亞裔」的華人,例如是生活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地方的華人,在很早就到了倫敦或利物浦經商。由於當時南洋地區與西洋接觸較早,使得當地華人的中文底子有限,才會造出這樣中英文不匹配的紀念章。不過也有人推測,這位中國商人很可能是來自於廣州十三行(清代設立於廣州的經營對外貿易的專業商行)的傳奇行商。

 

這個陳阿由,很可能就是鄧恩在中國廣州或是南洋一帶認識的一位華人青年,能說幾句洋涇浜英文。他跟着鄧恩去了美國,後來又跟着來到了英國。隨後鄧恩離開英國,1844年去世於瑞士。事隔約10年,即在1851年,在英國舉辦世博會期間,相同的「萬唐人物」展覽又在倫敦展出,但不再像當初那樣產生轟動效應,展會上也不見了陳阿由—他已經不知去向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紀念章的背面文字下方,有英文「The times—AYOU will attend each day and evening」字樣,其中的「AYOU」顯然指的就是陳阿由。但這一行的英文只有「AYOU」4個字母,而正面人像環列的英文名字是「AH-YOU」5個字母還加了一橫畫。看來,英國雕刻師不懂中文,因此不知道這個中國人的名字應該如何拼寫。而訂制的人(鄧恩或他的助手)可能疏忽,或者是也不太懂中文名字的拼寫,遂使陳阿由的名字在同一個紀念章上出現了兩個不同的字母組合—這個情況雖然有趣,卻無疑增加了弄清「陳阿由」身世的難度。

 

盡管如此,這個我們還不知道其身世的「陳阿由」,顯然是近代中國人遠赴歐洲參展的先驅,而他的肖像紀念章,可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華人肖像紀念章。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

 

 

寶源堂現金高價收購:郵票、錢幣、紙鈔、龍銀、金銀套幣、中央造幣廠金條、大陸金銀幣、勳章獎章、古錢、紙類文獻、抗戰文物、金銀銅器、名人字畫、玉器古玩、紫砂名壺等各種老文物,歡迎來電(來店)加LINE洽詢,量大或單價高者,可預約到府或指定地點(全世界)服務。

X
X